翻页   夜间
谷歌中文网 > 娶妻一个月,才知岳父朱元璋 > 第566章 正好可以与钦天监制衡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谷歌中文网] https://www.gugezw.com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陆知白认识朱元璋、入朝为官,如今已是第五个年头。

    长期接触下来,积累了相互间的信任和了解。

    老朱对他的态度一直是——

    既希望他赶紧练练,掌握一些官场斗争的手段;

    又不希望他出太多风头,成为众矢之的。

    毕竟。

    朱元璋不能每回都护着他,护得太明显,渐渐的也就没有人明着反对陆知白了。

    那还怎么钓鱼啊?

    陆知白忽然轻笑一声,道:“那我就不说了……把他们熬死算了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闻言一怔,直直望着他。

    朱标没忍住,“噗嗤”笑出声来。

    “混账话!”朱元璋重重搁下茶盏,眼底泛起一丝笑意,说的话却恐怖,“咱告诉你,朝堂上熬死人的法子多了去了——有人熬到升迁换印,有人熬到新帝登基......”

    陆知白目光清亮如寒潭,笑道:

    “儿臣是说,某些人贪赃枉法,多半是等不到老死的时候。不出三年五载的,就会现出原形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哈哈大笑,又问:“那要是,熬成了老不死的呢?”

    他的目光往右一偏,望向空处,也不知道想起了谁。

    陆知白并不纠缠这个话题,淡淡的说:“现在谁拆我的钟塔,我就拆谁的祖坟。”

    朱标笑着,闭眼,摇头,又打圆场说:

    “这新的技艺,研发必定不容易,确实该保护好你那些工匠。

    好了,此事的章程也商讨得差不多了……”

    陆知白闻言,便拱手说:“陛下,殿下,我先告退了。”

    待他离开。

    朱元璋拿着一根玉如意,轻轻敲着奏疏,望着外头,目光深沉,一副深思之色。

    朱标上前些许,轻轻问道:“父皇?”

    朱元璋转过头来,凝重的与他说:

    “认识驸马,也有好几年了,此前,咱就隐隐有一种感想。这一次,忽然看得无比明白了!”

    “儿臣愿闻其详。”朱标拱手说。

    朱元璋便道:“钦天监测天时,是技术;通晓刑名律法,是技术;会算钱粮账目,也是技术。像驸马这种,净折腾些新东西,一样是技术。

    标儿,你也看到了吧,技术就是一把双刃剑。懂技术的人,如果心术不正,一旦有了权,会是什么样子?”

    朱标点了点头,神情也凝重起来,跟着说:“此事的确值得深思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颔首,端起茶盏,轻抿一口,接着说:

    “这些人,用驸马的话说,就是技术垄断。以往,咱想的还是不够深入,让他们有空子可钻。

    咱就考考你,你说这些稀罕事物的技术垄断,该如何管制?”

    朱元璋眼神冷峻,望着朱标问道:

    “懂天文历法的人,注定不会太多。

    但是懂刑名、钱粮的胥吏,却缺不了。

    至于这新技术,会的人少了,造的东西不够用;可要是会的人多了……”

    朱标略作思考,说:“儿臣认为,技术何错之有?关键在于使用的人。

    驸马所研的新兴技术有其用处,应当加以鼓励。但也不能放任,理应纳入朝廷管控。”

    “科学院独掌新式钟表,还是太危险了!”朱元璋沉声道,“咱并非是信不过他,只是,他手底下那些人,能跟他想的一样吗?”

    朱元璋拍了拍堆得一尺来高的奏疏,说:

    “一人一心容易,十人一心就难了,更何况百人,千人,乃至这天下的千万人?!”

    他说的是事实,朱标也无从辩驳。

    就直接问道:“父皇可有什么打算?”

    朱元璋果然已有成算,摸着胡须说:

    “科学院,正好可以与钦天监稍微制衡。

    咱打算,来一个‘四时同参!”

    他详加解释:

    “以后各地州府县的时辰,必须是日晷、星象、刻漏、钟表,一一对应,至少三者一致,才为准确。

    有些地方,也可以利用江海的潮汐,再加验证。”

    朱标闻言,连连点头,称赞道:

    “父皇此法颇有道理,更是利用现有技术,做起来也不算太难。”

    他思索一番,提出补充:“不过,以人力测天时,有些地方技术落后,必定有误差。

    到时他们以误差为由,推卸责任,又该如何?”

    朱元璋垂眼,片刻之后,说:“误差当然有,咱也知道……但就得拘着他们,不然野得没边了。

    越是重大的事情,时辰越是要精准!”

    说着,望向一旁的宦官:“去传口谕,叫钦天监拟一个四时同参的章程出来!”

    待宦官领命而去,朱元璋又对朱标说:

    “甭管什么技术,背后的核心,仍然是吏治,是如何御下。

    这个问题,从咱当上吴王起,就不断在思索,典章制度也是一再完善。

    就像织一张网,可不管怎么织,总还有漏网之鱼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轻拍桌子,双目如电,坚定的说:

    “咱是下决心,要跟他们斗到底!

    过几天,咱准备开一个会,请六部九卿,再商讨该如何完善吏治。你也准备准备,好好想想。”

    朱标称是,退了出去。

    不久之后,就派人把这个消息递给了陆知白,让他也早做准备。

    陆知白则是忙起了钟塔试点的事。

    不同于蒸汽机,这机械钟表可是第一个官方参与的大项目。

    给老朱的章程说起来简单,但事前、事中、事后,涉及的流程很多,还牵扯到其他部门。

    陆知白先回到工部,召集了尚书、左侍郎,还有专管土木工程的营缮清吏司的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,开个小会,传达皇帝的旨意。

    接着,大家明确分工和职责,防止以后有了问题找不到人负责。

    营缮司郎中问道:“陆侍郎,倘若各地动工建设钟塔,科学院那边,人手是否充足?”

    陆知白颔首:“应当可以。这一年来,科学院设了钟表专业,已经培训了近百名学生。

    不过接下来,还得加大力度,满足人才需求……”

    这是最初代的机械钟表,会则不难。

    往后,新时钟表推广开来,有大量的制造和维修需求,非常缺人手。

    但凡脑袋灵光点、又愿意做工匠的学生,都会积极学习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三天后的下午。

    武英殿。

    六部郎中及以上者齐聚,召开会议。喜欢娶妻一个月,才知岳父朱元璋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