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谷歌中文网 > 娶妻一个月,才知岳父朱元璋 > 第542章 朱标归来,我的好大哥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谷歌中文网] https://www.gugezw.com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只是,后湖备份库,工程也不小。

    工部得先派人去实地勘察,然后再拿出详细设计方案。

    这流程走下来,正式开工,恐怕要三个月之后了……

    所以陆知白并不急。

    他只是数着日子,已经有六天了,朱标去浦江,也快回来了吧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夜色深沉。

    朱标风尘仆仆的赶回皇城,未来得及先歇息,考虑片刻,仍是先面了圣。

    朱标跟着迈进武英殿时,蟠龙烛爆了个灯花,红光映着父亲朱元璋的沟纹。

    仲夏的蝉鸣穿透竹帘,冰鉴在殿角氤氲着白气。

    宫人轻声道:“陛下,太子殿下回来了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听到通传,抬起头来,笑道:

    “回来啦?此番出行,脚底可走出茧子没?”

    朱标双眸明亮,行着礼,笑说:

    “倒是走出两个水泡……父皇实在勤政,该早些歇息。”

    “标儿,”朱元璋观察他的神色,忽然笑了,“你这趟去浦江,倒是红光满面。看来是开心得紧~”

    朱标笑吟吟的:“不错,儿臣看了些大明的大好河山,百姓生活,所见皆是安定祥和……”

    刚出门,离京百里左右,在船上看着两岸风景时,有一瞬间,朱标竟觉得——久在樊笼里,复得返自然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微眯着眼睛笑:“那郑氏呢?”

    “郑氏,确实如传闻一般,千人同居同食,族人皆朴实有礼……”朱标露出回想之色,“至少表面上,确实令人惊叹,堪称宗族楷模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嗤笑一声,一副玩味之色:“刚好,昨儿锦衣卫传回来密报……”

    说着从奏疏堆里翻找出一张纸条,递给朱标,上头还染着清凉油的薄荷味儿。

    朱标看了,皱眉:“郑濂每日寅时起床,先查一遍各房的灶灰?怕他们私开小灶吗?”

    想了想,他哑然失笑:“生火就会冒烟啊~还会有味道传出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站起身来,在殿中踱了几步,望着长子:

    “晚上自然看不见烟……即便如此,也足以说明,郑氏族人,并非个个都没有私心。”

    朱标顿时想起分梨之事,便饶有兴致说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点点头,冷笑:

    “两个梨子,切切也就好了。可咱要是给两个国子监的名额呢?若一个名额,就给最优秀的后生。要是两个名额呢?”

    朱标略略一想,应道:“二桃便能杀三士。只怕,会暗流汹涌,风波暗起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神色冷酷:“人心,都是欲壑难填!不患寡而患不均!当年咱在庙里当和尚,五个和尚分半碗粟米,都能打破头!”

    朱元璋又缓了语气,悠悠道:

    “更何况,那么一大家子呢?若是没本事的人,能跟着混口饭吃;

    可若是有本事,在旁的家族,自有光耀门楣的待遇,在郑氏,却无一分的私产,便是想给孩子多买本书,恐怕也不许……”

    朱标听了,叹道:“的确如此。然而郑氏已做得极好了,父皇又何必吹毛求疵呢?”

    朱元璋的背影在烛光中拉得老长。

    他说:“锦衣卫一队探子,比你先出发,也早到。已经翻过了郑家的粪池!还翻了些腌菜坛子……”

    朱标饶有兴趣:“可有什么发现?”

    翻粪池和腌菜瓮,是古代常用的调查手段。

    粑粑能透露很多信息,比如人口数量,伙食水平。

    而腌菜,是普通百姓家重要的食物储备。

    如果号称节俭,那么菜坛子里应该多的是萝卜咸菜,而不是鸡鱼肉蛋。

    有些人,甚至把金银细软,也藏到腌菜底下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背负着手,踱步,说:

    “一切正常,暂且没发现什么不法之处。这么多人,哪怕出几个败类,有些私心,也都正常……”

    朱标笑道:“是啊,郑氏还有执法堂呢。”

    “暗处都有看不见的龌龊!”朱元璋高声说。

    他的声音又低下来:“面上光鲜,也总比没有好……”

    “至少他们肯演,肯装。能装一辈子,那就是真的。”朱元璋的声音忽然疲惫,“这天下,有多少人,连装都懒得装给咱看?!”

    朱标沉默片刻,轻声道:“父皇的意思是...”

    “嘉奖。”朱元璋转身,眼中寒光一闪,“大张旗鼓地嘉奖。让天下人都看看,什么是‘孝义传家!”

    他又哼了一声,说:

    “宋,元……皆已嘉奖过他家了。若咱不奖,岂不是显得好赖不识?咱明日就让礼部,赐‘天下第一家金匾,赐孝义牌坊。

    只望他家记着,架得越高,要是摔下来,也就越疼!”

    朱标点点头,犹自思索。

    朱元璋传出一声轻叹:“标儿,治国,既要明察秋毫,也要难得糊涂……

    但哪只眼该睁,哪只眼能闭,你得掂量着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第二天。

    陆知白到户部后,便有书吏说,东宫有宫人悄悄过来递话,说殿下归来。

    这传信宫人,倒也算不上眼线。陆知白只是说,若太子回来,就早些告诉他一声。

    朱标终于回来了。

    陆知白处理了些文书,便赶紧准备。

    拿出镜子,还有墨汁,小心翼翼的,在眼下晕开两团淡淡的墨痕。

    顿时,就拥有了两个黑眼圈,一副在户部备受摧残的样子~

    “哈哈!”陆知白乐滋滋的去找朱标了。

    文华殿。

    朱标正处理一些政务。

    见到陆知白,便笑道:“听说现在户部是你任职,我还有些担心,你的身子能否吃得消……

    瞧你这眼睛,没睡好么?你在户部如何了?”

    陆知白还想与他寒暄一番呢,竟这么直接。

    甚至搭好了戏台。

    陆知白便斟酌词汇,开始大倒苦水。

    户部现在人手不足,当然不能怪朱元璋,而是怪郭桓,也怪那些敢伸手的贪官污吏……

    朱标自然善解人意,想了一想,道:

    “我看看东宫,能不能腾出二十个人手。先把眼前这一关过了。也就这段时间么~”

    “是啊,忙过去,慢慢走上正轨就好了。”陆知白没料竟有这样的收获,眉开眼笑,“多谢殿下仗义相助……大哥真好~”喜欢娶妻一个月,才知岳父朱元璋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