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谷歌中文网 > 冤种夫妻七零重生军嫂军哥把歌唱 > 第321章 目光短浅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谷歌中文网] https://www.gugezw.com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朱竹的拒绝不需要冠冕堂皇的理由,找什么借口,只需要说出事实。

    她留下的利润是计算好的,只够建这么大的厂房,乡里让两倍三倍的搞,就得两倍三倍的钱。

    没有足够的资金,借钱她是不考虑的。

    大家辛辛苦苦一年,她自己也想见到钱,不然辛苦为了啥。

    虽然大家都明确表示了,要建厂房,分红可以少分,她没同意。

    拿到自己手里,揣到自己腰包的才是自己的。

    ·

    东福村大队部,办公室里灯火通明。

    三位乡领导在座,过来旁听不发言,不干预村里的决定。

    大家的目光都在桌子上的六个牛皮纸袋子上,乡领导就是不一样啊,朱同学那叫一个抠门,算盘扒拉的啪啪响,占不着一点便宜啊。

    牛皮纸包着的一包瓜子一包花生,还有一人两瓶辣酱,东西真不多,真是让尝尝的。

    能从朱同学手里拿到东西的,村干部们是别想,这次是沾了乡领导的光啊。

    时间不早了,张威一句废话都没有,上来就是正事。

    “诸位,朱同学说了,地的事不给个明确答复,人家就要考虑换地方了。”

    人们一听激动了。

    “不能吧?”

    “是啊,唬咱们呢,她大本营在这。”

    张威不想听这些废话,“真假我是不知道,朱同学就是这么说的。你们愿意冒险赌一把,不怕对方走,那就拖着。”

    “书记,俺们不是拖着,不是想多争取点利益嘛!”

    “争取个屁,你想要多少钱啊?”

    “俺也不知道多少钱,可不能白占咱们的地吧?”

    “张大!”

    张威气得都坐不住了,站了起来,“目光短浅!”

    接下来张威的这套词是刚才朱同学说的那套。

    “你们一个个摸着良心算算,跟着朱同学挣了多少钱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你们自己想想,周围村子知道了朱同学找地建厂,会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人家不要钱,人家贴钱都要把人给请过去,你们信不信?”

    “到时候我看你们怎么办,谁不羡慕咱们村啊,财神爷不好好供着,还自己赶走,咱们都成笑话了!”

    张威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,谁还敢坚持,真把人得罪走了,能被全村的唾沫星子淹死。

    大家坚持是抱着有鱼没鱼撒一网的心态,万一朱同学答应给了呢。

    不给拉倒,肯定不能让朱同学走啊,他们就是全都跪下磕头耍赖,也得把人给留下啊。

    最后还是通过了,朱同学要的地都给,不光给还是免费的。

    跟那房子一样,人要不干了,厂子就是村里的集体财产。

    给村里带来的隐形福利就不用说了。

    最后,乡领导在,肯定要说几句的。

    徐兴盛也没推托,他有事要说。

    “朱同学家周围的地先别做他用,后头要扩建也方便,你们说呢?”

    张威当然答应着,哎,乡里还没放弃啊。

    下面的就是官话了,强调还是要继续支持朱同学的工作,有困难村里主动帮忙。

    村里解决不了的,找乡里,并宣布了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由乡里出面通过多种途径从全国各地购买了多个品种的辣椒种子,请了农学院的专家,在乡里进行种植实验。

    乡里说要支持朱同学,不是空口说白话,有实际行动的。

    乡领导班子想借着政绩往上走走。

    这么冷的天,也不回去了,就在张威家讲究一晚。

    热炕头上,几人喝着小酒,下酒菜就是炒花生。

    “老张,这泼天的富贵咱得接住啊。”

    杨杰武往好了想,“朱同学胆小有胆小的好处,盲目扩张弄不好就黄了,照她这个干法黄不了。”

    “有任何的风吹草动,给乡里打电话。”

    “电话都申请好了,加急的,年前一定能安装好。”

    “朱同学哪儿都不能去,必须留在这。”

    “对,刚才我还想岔了,只要留在乡里就行。不对,不能这样想。”

    张威年龄最大官却最小,领导们说啥他都得应着。

    “注意安全,村里那些爱偷鸡摸狗的,没去找麻烦吧?”

    徐兴盛提到的这点,张威笑得很不自然。

    怎么没有,肯定有啊!

    现在村里有好几家养狗的。

    “安全问题不用担心,都是退伍兵,村民们只有挨揍的份。”

    不细说,说出来太丢人。

    不抓,就是揍!还是没脸见人的揍,那惨叫声跟杀猪那叫声有的比。

    除了疼,没别的毛病。

    本村的老实了,进了腊月,外村的有找过来的,也没好果子吃。

    徐兴盛和杨杰武是打心里看好这个买卖,信心很足,今天也看了一眼,晚上还有人干活呢,这么好的买卖有的干呢。

    不急在一时。

    ·

    村里第二天就给了准信,地给批了,手续在办了,绝不耽误开工。

    朱竹一直忙碌到腊月二十四,今年留守的是李大春和梅子。

    两口子的今年全部回老家过年,放了二十天的长假,过了十五回来。

    梅子不回家,在这过年还舒服,想吃啥吃啥,年后她要干到最后,多挣一天是一天。

    实习的时候,她被分在下面县里的高中,住学校宿舍,两周回来一趟。

    她分配回了老家县里的高中,她挺知足的了,比分到镇上初中强。

    嫂子跟她开诚布公的谈过,她想去家属院教书是不行的。

    嫂子回去是名正言顺的,她硬要过去,哥也能给办,那就是走后门走关系了。

    嫂子说了,三哥不给办,这种留把柄的事办不了。

    梅子这个时候才意识到,有时候三哥不但不能帮忙还是阻碍。

    部队学校来大学里要人,她都要避嫌!

    哎,想想也就算了,跟着三哥三嫂有利也有弊。

    她不是钻牛角尖的人,回去她有稳定的工作,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,再找个条件好一点的对象,日子也不会差。

    腊月二十五,东福村家家户户的年味就出来了。

    李大春、梅子和老张叔三人也在蒸馒头呢,家里锅多,蒸起来快。

    还有一个锅在卤猪下水,卤好了直接吃也行,用个辣椒一炒更美味了。

    忙碌了一上午,正摆桌子吃饭呢,有人来敲门。

    “大春,开一下门!”

    李大春一开门,傻眼了。喜欢冤种夫妻七零重生军嫂军哥把歌唱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