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谷歌中文网 > 我大哥是太子,你敢惹我? > 第421章 李世民赚大钱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谷歌中文网] https://www.gugezw.com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张大夫和林大夫对视一眼,心中都暗自得意,以为自己的一番说辞终于打动了王族长,即将抱得美人归。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那我们便尽快商议上书之事。”

    张大夫的声音里透着按捺不住的急切,一张老脸因为兴奋而微微泛红。

    仿佛已经瞧见了儿子身着喜服,与王家小姐拜堂成亲的喜庆场景。

    “且慢。”

    王族长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,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凝重,神色严肃得如同笼罩着一层寒霜。

    “此事毕竟关乎重大,我们还需从长计议。”

    张大夫和林大夫心中一紧,他们没想到王族长突然又变了卦。

    “王族长,您这是何意?”

    林大夫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,声音都不自觉地拔高了几分。

    王族长缓缓起身,在厅中来回踱步,每一步都沉稳有力,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。

    “这拍卖会乃是京市监一手操办,背后的势力错综复杂。咱们不能一上来就直捣黄龙,贸然针对京市监,得先瞧瞧各方的反应。”

    他的语调不疾不徐,每一个字都透着深思熟虑。

    两位谏议大夫一听,心中顿时了然,原来王族长并非是想反悔,而是在谋划更为周全的计策。

    “没错,兹事体大,不好冒然动手。”

    张大夫抚着胡须,连连点头,神色间满是赞同。

    他们心里都清楚,京市监可是皇上的心腹所属,想要与皇上暗中较量一番,单凭他们两人可远远不够。

    若事情成了,那自然皆大欢喜;可万一失败,多些人参与进来,也能分担些风险。

    他们可不像魏征那般胆识过人,敢单枪匹马与皇上据理力争。

    魏征家族在北齐还算是大户,但北齐之后就落寞了,不然魏征年轻的时候,也不能去当道士。

    “我们需要先摸清各方的态度,尤其是那些与琅琊王家和杜家关系密切的官员。

    看看都有谁和我们站在一起,拉拢他们才好办事。”

    王族长补充道,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。

    显德殿。

    李世民端坐在垫子上,手中捧着京市监呈递上来的奏书,脸上笑意盈盈,心情格外畅快。

    长安一共只有六个长安城中总共不过六个铁矿,此次拍卖竟斩获了三百五十万贯钱。

    放在以前,一个十万,只有六万贯钱,整整翻了六倍。

    李世民兴致勃勃地传召裴矩、房玄龄和杜如晦前来。

    裴矩一见到奏书上那一连串的数字,眼睛都亮了起来,整个人都凑到跟前,紧紧盯着那奏书,仿佛在欣赏稀世珍宝。

    李世民将目光投向房玄龄,脸上带着几分自得:

    “你瞧瞧,这个赵君德也并非毫无用处,只要用人得当,他便能为朝廷立下大功。

    房玄龄立刻拱手,言辞恳切地夸赞道:

    “陛下圣明,知人善用,实乃我朝之福。唯有陛下这般的英明君主,方能挖掘人才之所长,让其为朝廷效力,造福天下苍生。”

    裴矩也回过神来,满脸堆笑地附和:

    “陛下所言极是,此次铁矿拍卖大获成功,不仅充盈了国库,更彰显了陛下治理有方,实乃我朝之幸事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微微颔首,脸上的笑意愈发浓厚,目光在三人脸上一一扫过:

    “此次铁矿拍卖能有这般佳绩,赵君德功不可没,可适当予以嘉奖。至于往后的矿场事务,还需诸位爱卿多多费心。”

    房玄龄和杜如晦连忙应下,裴矩则微微皱眉,思索片刻后说道:

    “陛下,臣听闻此次拍卖虽收益颇丰,但也引发了一些世家的不满。

    比如太原王家,他们家的铁矿被琅琊王家抢走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神色一凛,眼中闪过一丝不悦:

    “这些世家,总是为了一己私利搅乱朝堂。

    朕推行的政策,旨在利国利民,他们却妄图从中作梗。”

    杜如晦上前一步,拱手道:

    “陛下,太原王家在太上皇起兵之时,也帮助不少,如果他们寻求太上皇的帮助怎么办?”

    李世民一想还真是,当初王家人还给了不少钱帮忙养兵来着呢,这铁矿当初也是赏赐之一。

    房玄龄这时候说:

    “这无妨,太原王家和琅琊王家有着世仇,如果真请太上皇帮忙也不怕,琅琊王家会对付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摆摆手:

    “不聊这个了,他们再怎么也闹不大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说完,又看向了裴矩:

    “守财奴,朕告诉你,这些钱你都拿来用于扩充军队!”

    裴矩一听就炸毛:

    “为什么啊陛下?朝廷还欠着民间借贷呢!”

    裴矩是站在经济的角度看待问题,这些借贷晚一天还完,那就多一天的利息。

    李世民却对这裴矩翻了一个白眼:

    “你看你看,说你是守财奴真是一点没错,这是长安的,京畿道,以及其余地方的钱给你还借贷不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裴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:

    “哦~我给忘了,就依陛下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又说起了大事:

    “你们看,应该征兵多少才行?”

    兵部尚书杜如晦这时候说:

    “当然越多越好,就当突厥有三十万兵马来算吧,我们怎么也得三十万。”

    另外两人这会儿也不反对,但房玄龄却说:

    “陛下,既然你已经在为对突厥用兵做准备,不如就在朝会上说吧,也好集思广益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一想也是,那就在明天的朝会说这事。

    第二日朝会。

    司殿太监大喊:

    “有本启奏,无本退朝!”

    前排丞相们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摇头晃脑的表示自己没事。

    “臣有本启奏。”

    站出来说话的是张路,也是李世民特意安排的。

    张路一出来,就大声的念他们昨天给朝廷赚了多少钱。

    受益的官员这会儿,都纷纷站出来夸张路是个贤臣,能臣。

    尚书右丞卢任率先站出,满脸堆笑,拱手说道:

    “张大人此次为朝廷立下大功,实乃我朝之幸啊!其心思缜密、行事干练。

    方能在如此繁杂的事务中,为朝廷带来这般丰厚的收益,实乃我等学习之楷模。”

    一边说着,一边微微欠身,脸上的谄媚之色溢于言表。

    卢家在这次拍卖会上,得了一个矿场,算是在长安扎根了,肯定得站出来夸夸张路。喜欢我大哥是太子,你敢惹我?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