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谷歌中文网 > 我大哥是太子,你敢惹我? > 第257章 大军回归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谷歌中文网] https://www.gugezw.com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李恪今天去,就是了催促赶紧施工,就在这里建一个水泥砖瓦的厂房。

    不是李恪非得自己去监督,而是这里面的道道真的很慢。

    建房得有当地县衙的批准,买地得有县衙的批准。

    按照李恪的厂房,很大一部分都是官地,拿来种地的。

    那这里面能贪污的地方就多了。

    这都是李世民登基后,想着怎么振兴大唐。

    第一件事就是鼓励农业,不仅减少了税收,还不准私下里土地买卖。

    因为大唐是继承了隋朝的税收制度,百姓手里的地都是官地。

    你们拿着官家的地去卖,钱你们拿着,官家吃亏。

    即使你自己开荒的地,也得有县衙的备案才能买卖,还得交税。

    再就是房玄龄现在正在不断裁减官员,原本不少官员的活都集合到一个人身上,就让这些人一时间不适应,干活也慢不少。

    李恪在建长安正南面到营地的水泥路时,就被人卡了很长时间。

    这次李恪非得亲自去,盯着那些官员。

    当李恪来到,县衙的人也来了,正在那里和华老三,还有原来的房子主人三方备案。

    县衙的人看蜀王都来了,肯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干活,手脚麻利的很。

    华老三还和李恪吐槽,在蜀王没来之前,这个官员各种找理由,暗示华老三给钱才办事。

    李恪不计较这些,这是哪个昏君阿耶的事情,自己懒得管。

    没多久,就开始了拿着石灰在地上画圈,除草伐木,准备开挖地基。

    按照大唐现在的工程,是先挖大坑,用大木头当主梁。

    李恪不用,按照上辈子看到的,直接用混凝土当地基。

    没机械的帮忙,纯靠人挖出一大片的地基,用混凝土当地基。

    还是那样,没人懂这种施工,得李恪盯着来。

    好在只是地基的施工不一样,其他的都和大唐的施工差不多。

    贞观二年,六月十二日。

    今天,出征对梁师都的大军回来了。

    去的时候因为要不断的接收沿路城池集结的军队,所以慢点。

    回来不用这么慢,各回各家,各找各妈。

    将士们打了大胜仗,都想着赶紧回家,被家人风风光光的招待。

    京兆少尹张文忠,兵部尚书杜如晦,蜀王李恪都在城门等着了。

    本来是该李承乾这个太子在这里迎接的,但李承乾屁股还没好,就让李恪代表皇室来迎接。

    李恪看到骑在马上,走前面的左武卫大将军柴绍,威风凛凛。

    脑子里就幻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这么威风。

    柴绍勒住缰绳,翻身下马,大步走向前来迎接的众人。

    他身姿挺拔,铠甲虽有磨损却依旧散发着威严的气息,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。

    李恪是在场身份最高的,站在最前面,看到柴绍走来了,就想上前迎接自己的姑父。

    杜如晦拉住了李恪,示意李恪不要动。

    这里面的规矩可大了,柴绍再大的功劳也得先向李恪行礼,不然柴绍就被人说功高盖主,藐视皇权。

    柴绍走到李恪面前,双手抱拳。

    “末将柴绍,率大军凯旋归来,特来复命!”

    声音洪亮,在城门处久久回荡。

    杜如晦这时才在李恪身后推了一把,李恪明白这是该自己说话了。

    “姑父不必多礼,我只是替大哥来的,他不能下床,阿耶正在皇宫等你呢。”

    京兆少尹张文忠满脸笑容,快步上前说道:

    “柴大将军此次出征,大获全胜,实乃我大唐之幸,辛苦将士们了!”

    张文忠自豪无比,看到大军的精神面貌,心里的这份身为大唐人的自豪是油然而生。

    杜如晦微微颔首,目光中满是赞赏:

    “柴将军用兵如神,这一战不仅拔除了梁师都这颗钉子,更彰显了我大唐军威。”

    李恪则带着几分崇敬,望向柴绍:

    “姑父此次得胜归来,真威风凛凛,令人钦佩不已,以后我也像姑父一样。”

    柴绍哈哈一笑,拍了拍李恪的肩膀:

    “客气了,我与陛下相比自愧不如,你还是得多向陛下请教才对。”

    寒暄过后,将士们陆续进城,街道两旁百姓夹道欢迎,欢呼声、锣鼓声交织成一片。

    李恪骑着马,和柴绍走在最前面,望着这热闹的场景,心中也是一股说不出的豪情。

    不由自主的说出:

    “大丈夫,当如姑父今日这般才对。”

    柴绍听到李恪这话,别提多高兴了,脸上的笑容都露出来了。

    路边百姓也是真心欢呼,都在队伍里看到自家的儿郎。

    家人不关心你到底立功没立功,最关心的还是你活着回来。

    不少老父亲老母亲在见到自家的儿郎,这才放下了为孩子担忧的心。

    能跟着一个好将军出去,就代表了打胜仗活着回来的几率大。

    不少人更是大声的呼喊“将军威武!”“谢谢将军带着我的丈夫回来!”

    人群里还夹杂着对士兵们的呼喊“父亲!”“儿子!”“老天保佑,你终于平安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回到皇宫,李世民早已在太极殿等候。

    柴绍踏入殿内,跪地行礼:

    “陛下,臣柴绍幸不辱命,打破梁师都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满脸欣慰,快步上前扶起柴绍:

    “爱卿此次出征,历经艰辛,终获大捷,实乃我大唐之栋梁!朕心甚悦。”

    说罢,他转身面向众朝臣,目光中满是自豪。

    “柴绍将军智勇双全,此次荡平梁师都,不仅为我大唐清除一大隐患,更让周边诸国见识到我朝之实力。”

    此时,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出列,向柴绍表达赞誉。

    房玄龄率先说道:

    “柴将军用兵如神,行军途中料事如神,每战皆能出奇制胜。此次凯旋,实乃我大唐之幸。”

    李靖紧接着拱手道:

    “柴将军治军严谨,麾下将士训练有素,方能在战场上勇往直前。此役彰显了我大唐军队之雄风,柴将军居功至伟。”

    其他朝臣也纷纷附和,称赞之声不绝于耳。

    李世民看着朝堂上意气风发的柴绍,心中满是嘉许,当即决定给予丰厚赏赐。

    “柴爱卿,朕念你此次战功卓着,封你为谯国公,特赐黄金千两,绫罗绸缎百匹,良田千亩。”

    不仅如此,李世民继续说道:

    “朕还决定,将你晋封为右卫大将军,此乃重任,望你不负朕望。”

    柴绍之前其实就是霍国公,现在之所以改成谯国公,是为了多封一点好东西。

    李世民这属于在原来的基础上,再添加封赏,属于两个国公合二为一。

    也就是柴绍本来就是李世民的姐夫,不然李世民想给柴绍封王的话,就得给他改姓了。

    柴绍听闻,连忙跪地谢恩,激动之情溢于言表:

    “陛下如此厚恩,臣定当肝脑涂地,以报陛下知遇之恩。”喜欢我大哥是太子,你敢惹我?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