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谷歌中文网]
https://www.gugezw.com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大汉?乡侯,假节钺,大将军都督四州诸军事,天下士族的翘楚,当今高门的领袖,优柔寡断的代表,手握好牌却打的稀烂的反面教材,充满矛盾与悲情色彩的集合体,英雄也好蠢才也罢,或警示或感叹,无论怎样历史都会记住他。
他挺过了六月二十八日,那个最危险的时刻,大家都以为结束了,可他还是挺过来了,然而经不住历史一而再的催促,他在这个秋天,在滂沱雨幕中慨然谢幕,带着遗憾带着不甘,孤身一人前往泰山脚下的蒿里,去寻找新的位置和一个新的开始。
没有出现回光返照,一扭头的功夫人就离开了,应该源于解脱,临走时多少还有些惆怅和感慨,至于身后那些琐碎的,烦人的,令人愤怒又无奈的事情,可能因为走的匆忙,所以没顾得上处理。
邺城议事厅内袁尚坐在上首,袁熙和高干在两侧陪坐,刘琰坐在袁熙身后,今天唯独袁谭拖病没来。
他病的很是时候,所有人都心存感激臣,双方一定会发生激烈碰撞,少一个当事人也少去不少尴尬,只要兄弟俩还维持表面平和,一切就都有转圜余地。
几人之下一众文武分列两行,远远听去议事厅内争吵声不绝于耳。
“大家的意见是按照主公生前遗愿,由显甫继承?乡侯爵位。”巨鹿太守李邵代表冀州地方官员表明态度。
“主公麾下四州,讲道理也该听取青州意见吧。”孔顺为了青州利益反驳。
“我并州不参与。”高干音量很大,袁熙也大声回应表示幽州同样置身事外。
“讲句公道话,显甫继位乃是主公遗愿。”阴夔紧接着讲话,他代表的是已经在冀州扎根的外来士族,这些人倾向支持袁尚。
身处冀州的客将都支持袁谭,建义中郎将陶升就是其中之一,听到阴夔的话不乐意,当即出言:“这就不公道了,遗嘱在哪里拿出来看看呀?”
军人讲话声音都很大,冀州本土将领也不例外,骑都尉蒋奇一拍几案厉声说道:“主公临终亲口立下遗嘱,逄护军审别驾都在场还能有假!”
州从事徐勋冷笑出声没有说话,冷笑已经表明了态度,他与陶升都是客将,一个代表武将一个代表文官。
“我家主公身为长子,理应继?乡侯爵位。”辛评起身对着众人振臂高呼。
“袁青州是故太仆之子。”逄纪手捧茶盏淡淡开口。
他也是外来客将,害死田丰他是主谋,按说该是袁谭一派。然而,外界传言其与审配因某事相互推崇,摒弃前嫌,进而精诚合作力挺袁尚。
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,单就刘琰所知,与其说逄纪倾向袁尚,不如说他忠于袁绍,今天这个场合恐怕不会像表面那样简单。
“袁太仆乃汝南袁氏嫡长,当今三位长辈已然不在,自然应由族内嫡长继承。”郭图双眼微眯轻声反驳。
汝南袁氏嫡长子是袁基,嫡次子袁术,袁绍虽然年纪最长,但由于是庶子,过继出去才成为袁成嫡子,地位没有前两位高,这也是袁术看不起袁绍的原因之一。
“那去继承仲家皇帝好了,那个更显赫。”审配说完引起支持者满堂哄笑。
逄纪轻拍坐席表示抗议:“正南不可妄言!”
审配用轻蔑的眼神扫视逄纪,他的话确实讲的过头,但逄纪出言却出乎刘琰意料,偷看一圈袁尚一方众人,他们表情都很自然,好像早知道逄纪不是自己一伙儿。
“论血统我家主公实为嫡亲长子,论战功我家主公独力平定一州,论声望我家主公乃刘豫州所举茂才,此三论试问有谁可比?”
辛评拱手一圈朗声说完,整个大厅顿时陷入沉默,这话说的不错,论表现袁谭是三兄弟中最突出的,这一点谁都反驳不了。
徐勋缓缓开口表示赞同:“主公新丧,曹贼必然来攻,若无高超才干如何引领众将?如何抵挡汹汹敌寇?如何保住冀州家业?”
话音刚落辛评立刻接口:“袁青州不是一定要?乡侯爵位,形势所迫不得不为之,试问名不正何来言顺?”
说话间辛评拱手环顾一圈:“请诸位看在先主创业不易,当今新丧于内强敌环伺于外,合则大利分则两败!诚此多事之秋,更应齐心合力着眼全局。”
于情于理确实应该袁谭继位,靠袁尚去面对曹操大军确实把握不大,几个冀州人交头接耳还不时点头,审配对着他们咳嗽一声,霎时间厅堂内鸦雀无声。
一声叹息过后逄纪再次开口:“礼法不可逆,秩序不可废,先主属意显甫乃名正,嫡子继位乃合言顺,我等忠臣岂能违背先主遗愿?如此与逆臣何异!”
袁谭一方齐齐望向逄纪,辛评更是怒目而视,心说话逄元图你怎么瞎搅和,刚才还帮着袁谭讲话,现在怎么又反对?不会是想立袁熙吧?
想到此处,辛评不自觉看向大将军五校的方向,眼神从几名将领身上一一略过,冷不防和审配迎面对视,发觉原来审配也在观察五校。
逄纪是大将军护军,掌管着大将军五校一万多精锐部队,这支部队直属于大将军幕府,是整个河北军队精华所在。
大将军五校分前后中左右五部,除了中部和右部长官为校尉外,其余各部都是副职主管,副职称军司马。
中部校尉是高蕃,右部校尉是郭援,这两个人是五部宿将,从始至终都是两部主官,官渡之败后,前部提拔了吕旷,后部由吕翔接任,两人都是新任主官,按照惯例军职是比副职低一级的“假军司马”。
左部主将韩猛比较特殊,他一直是左部的军司马,此人作风严谨打法凶悍,在五校中一直是先锋的角色,因为袁绍总喜欢派他单独出战,因此还同时兼着大将军别部司马。
所谓别部司马,指的是统领正规编制以外的部队,韩猛左部虽然战斗力强,可是兵力才两千人,每次单独作战都需要调来其他军队混编以加强兵力。
这就类似于二次大战中的某某战斗群,临时组建随时撤编,哪里需要就填哪里,救火队一样的角色,因此兼职别部司马更适合这种情况。
此时五校尉正襟危坐,全然不顾众人眼神试探,仿佛置身事外一般,这般做派让辛评心底一凛,刚要询问却被审配抢了先机:“元图非要如此?”
逄纪缓缓起身摇头叹息,神色显得异常无奈:“显甫依主公遗愿当继承?乡侯。”
说着抬手阻止想要争辩的袁谭一方,之后继续说道:“青州可暂行大将军,南下除贼匡扶社稷,待成功依旧如袁氏传统,某意此诚当下良策。”
骑都尉蒋奇第一个站起身大声叫嚷:“不同意!某只服从显甫!”
巨鹿太守李邵也冷哼一声附和:“听令于青州,恕冀州各郡难以从命。”
“你不同意?你算老几!”
“我让你看看我算老几!”
眼看剑拔弩张双方就要撕打,审配厉呵一声:“够啦!”
厅堂内再次恢复寂静,审配缓了好一阵强压下怒火,越过逄纪直接看向中军校尉高蕃:“足下何意?”
高蕃转向袁尚躬身说道:“我等皆愿为显甫效死,然大敌当前不得不如此行事,此也是主公临终遗命。”
一直冷眼旁观的高干立刻抓住要点:“何时遗命?可有手书?”
高蕃等校尉都缓缓摇头,高干冷哼一声:“就是没有喽。”
“他们也没有!”辛评抓住机会就不松手,你说高蕃拿不出证据,那立袁尚也是遗言,只有审配和逄纪在场,也同样没有铁证。
审配的注意力全在高蕃刚才那句话,根本不理睬辛评的质疑:“显甫所言是否当为军令?”
高蕃点点头:”大将军五校遵从显甫军令,参与外战可临时听命青州。“
”甚好!“审配转头看向逄纪:”主公遗言显甫继位。。。。。。“
不等对方讲完逄纪立刻接口:“确有其事。。。。。。”
”甚好!“审配猛一挥手打断,转头和高干对视一眼坐回原位。
“某说句公道话,立嫡以长立子以贵,礼不可废。”高干冷不丁发言,看似中立其实在偏向袁尚,袁谭过继给了袁基,礼法上不属于袁绍子嗣没有继承权。
逄纪明显是忠于袁绍授意,根据他的提议,袁谭能拿到兵权尤其是大将军五校的指挥权,这对青州暂时有利。
至于冀州军队,可以慢慢拉拢,只要能战胜曹操,有了辉煌战绩,袁谭声望如日中天,那时不怕他们不改换门庭。
可也仅仅是暂时的,方才高蕃回答审配就已经表明了态度,袁尚大可以不让五校参战,这样袁谭空有大将军头衔,实际上还是什么也得不到。
现在遗言什么的不重要了,要想真正得到指挥权,只能施加外部压力,逼迫袁尚派出五校参战,现在高干和袁熙的态度就变得关键起来。
关键时刻高干确实表态了,不但明显倾向袁尚,从话里透露出来的意思,连大将军都不打算给袁谭。
辛评确实急了,猛然扭头看向袁熙方向,目光灼灼凌厉,瞪得刘琰浑身一缩,就在这时场面突然发生了变化,有人比辛评还急,怒吼声响彻整个大厅。
“根本不公道!就算以礼而言也该是袁熙那个废物,怎么也轮不到袁尚!”
袁谭从事孔顺话音刚落,刘琰直接起身从袁熙身后冲出,上前扯下孔顺官帽摔在地上,跟着又踹了一脚:“狗样东西你才是废物!”
“二嫂,二嫂。”袁尚紧忙起身摆手劝阻。
刘琰尖叫一声:“你二嫂姓甄!”
袁尚也发觉失言了,虽然提过亲但没办婚礼,从刘褒那边算,称舅娘喊姨母都行,就是不能喊二嫂。
毕竟是家事,袁尚坐着没动,逄纪等人也不便上去劝,袁谭这边几人都埋怨孔顺这个夯货口不择言,你这不是把袁熙推到对立面去了吗?!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